食物,承載過去的歷史,延續著讓人難以忘懷的味覺回憶。走進利園區,除了眾多的新口味,還有堅持不變的老味道,構成城市裡獨特而美味的飲食風景

/ 太平館 / 160年不變的招牌

近年幾許老店落幕、幾多霓虹招牌被拆下,地標更迭,原本熟悉的街道也頓變陌生。走進白沙道,還好那道招牌仍然高掛。

「這招牌其實兩年前更換過了。如果改做LED燈,價錢平得多,而且堅持做霓虹燈招牌,連找人也有困難,但花錢也要做,因為這是利園區的特色。」太平館第五代傳人徐錫安解釋。

細看招牌呎吋縮減了,但顏色、字體不變,仍是民初知名書法家陳荊鴻的手筆,招牌中的「太平館飡廳」,仍採用跟「餐」同義的「飡」字。徐錫安說:「許多外國人來香港,也會找霓虹燈招牌來拍照。如果整條街千篇一律,就會失去特色。尤其在利園區,本身就是一個獨特的存在,新穎的商場旁邊就是舊唐樓,希望這碩果僅存的霓虹燈招牌,為這個區保留特色。」

這間太平館分店,70年代由灣仔遷至銅鑼灣,選址白沙道跟利舞臺大有關係。「當時這裡仍是民生地區,店舖也是賣日用品居多,有理髮店、毛冷店、士多等,附近羅素街仍是電車廠,入夜靜悄悄。但我們的熟客有不少粵劇名伶,在當時全港名氣最大的粵劇戲院利舞臺,表演過後就來吃宵夜。而看粵劇的觀眾也是非富則貴,所以我們店外常常泊滿名車。」徐錫安小時候就在店舖附近的老三陽、么鳳買零食,再到恭和堂吃龜苓膏解熱氣。

到了80年代,徐錫安形容銅鑼灣成了小東京,「當時很多日本人出入,街上常常聽到有人講日文,附近更有三越、大丸、崇光等日資百貨公司。連太平館也接受過日本電視台訪問,店內設有日文菜單。」直到90年代,利園酒店改建成利園一期,每逢中午店內出現很多上班族來吃午飯。千禧年過後,店內出現的,不止是日本、東亞南、歐美遊客,還有國內的自由行旅客。徐錫安說:「他們叫菜很豪氣,很捨得吃。」而這十多年,希慎廣場落成,附近多了許多年輕口味的店舖,當然也有許多年輕人為懷舊而來幫襯太平館,門外霓虹燈招牌更是指定打卡位。

徐錫安坦言:「無論什麼人進來,富豪、明星、政客,普羅大眾也好,其實也是吃店內不變的招牌菜式。」他守在店內見盡時代變遷,社會百態。去年推出花七年時間完成的《盛世太平 太平館餐廳的百年印記》,用文字紀錄太平館160年的歷史。「新店老店都有經營的壓力,但身為香港最老字號的西餐廳,本身已經是一種壓力,背負別人的期望,要努力保持味道、質素,不被市場淘汰。因為這招牌相當難得,不容有失,否則不但是家族的失敗,更令香港少了一份歷史,一個特色。」


/恭和堂/ 40年來依舊閃亮的銅鼎

利園區另一飲食地標,是利舞臺旁邊波斯富街的恭和堂。開店約40年,以往天花有金龍裝潢,現在簡約多了,但不變的是店前仍舊擺放創辦人———清朝咸豐年間的太醫嚴綺文與其父的畫像、巨型龜木雕、盛載涼茶的銅葫蘆、還有為龜苓膏保溫的大銅鼎。

「這家分店開張時已有這些銅器,一來為風水、二來為保溫,但打理很困難,每兩星期要專人來清理保養,平時也用得很小心,避免碰撞。」恭和堂第四代傳人朱碩明解釋,製作銅器的陸炳記快要退休,只望師傅的下一代仍會為他們修理。

恭和堂的懷舊,不止在門面,還在鋪後的工場。「我們有試過中央工場出貨,但客人幫襯我們就是喜歡新鮮,喜歡聽著師傅在廚房裡傳來砰砰碰碰的煮茶聲,然後把一盅盅新鮮熱辣的龜苓膏放入銅鼎裡。」背負太醫家族背景,創業百年的老品牌,品質功效比創新更為重要。

朱碩明憶起20年前加入家族生意時,店內只有龜苓膏、雪梨茶、廿四味三款產品,而且全部只有熱食。「外曾祖父為幫助農民解熱毒製作龜苓膏,後人1904年在油麻地創恭和堂時,附近有碼頭,客人多是苦力等勞動階層。當時西醫未普及,看中醫也不便宜。身體不適就飲涼茶、吃龜苓膏化解。聽舅舅說,他們還會圍在店內一起收聽廣播劇,像消閑場所一樣。」

社會環境改變,藍領變白領,香港人的體質都由燥熱變濕熱。而銅鑼灣店特別多上班族,展示著時代的轉變,朱碩明說:「客人來幫襯都有目的,30-40年前為了養顏美白、治理暗瘡。近年多為養生保健,中醫推介來清熱毒、清濕疹,隔兩天就來報到,像療程般吃足兩星期。」

疫情期間,波斯富街人流慘淡,但朱碩明希望仍能守在這裡,讓閃亮依舊的銅鼎像地標般,繼續成為利園區一個亮點。


/字字研究所/ 細味飲食風景

走進利園區,如何學懂珍惜這些百年老字號?又該從何開始去欣賞利園區的飲食風景?字字研究所創辦人呂嘉俊有這樣的提議:從灣仔鵝頸橋街市開始,有大廚也會來幫襯、遊客也愛看的本地濕街市,身處其中可以感受庶民生活滋味。然後一橋之隔是從過去到現在,多元化美食密集的銅鑼灣。當中的利園區既有充滿歷史感的餐廳,也可以找到新潮流行的食店

又或者我們在提起筷子,享受美食前,先認識字字研究所。創辦人呂嘉俊是前《飲食男女》雜誌的執行編輯,現在是寫作人也是出版人,今年9月在軒尼詩道的富德樓,開設以飲食為主題的書店。「經營出版社,開書店是業務延伸,讓我表達想法,也站在前線了解讀者的需要。」

呂嘉俊解釋以飲食為主題,並非本意,只是書店行家的建議,說他熟悉飲食文化,而香港正正缺少介紹飲食文化的書店。

提起飲食書,許多人只想到食譜。呂嘉俊找來廣闊的書單,讓大家認識未來世界,文豪、宋代,戰時到底吃什麼。書的種類包括散文、小說、詩集、繪本,甚至有食器。他認為食器、設計也是飲食文化的一部分。最有趣是他從各出版社的倉庫找來積存多時的書,他解釋:「即使過了多年,許多書仍有其價值,只是新書太多似乎被遺忘。」像林止行的《好食,好食》(2010年)以政經及歷史角度談飲食,還有紀錄長者食譜和故事的《老爹媽思廚》(2010年)也是他所推介的。

一面寫飲食,一面出版、售賣飲食書,呂嘉俊似乎正在為飲食文化進行拾遺紀錄。「惟獨飲食文化或歷史,是很容易被忽視,既無系統,又無人認真整理,但卻非常入世,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,甚至可以放入口中。」他形容像利園區的太平館和恭和堂,過百年歷史,價格算親民,並早已融入日常生活。前者是讓人午餐飽肚的一碟飯,後者的捱夜之後喝的一杯涼茶。但店裡的招牌、器具都記載歷史,時代的味道,從過去延續到現在。

「飲食本身就是很大眾化,卻很易被忽略。它是否有獨特的價值?是否值得我們去研究?」呂嘉俊寫文章或開店也好,正正就是希望大家多花心思去留意身邊發生的事,懂得珍惜,這片飲食風景才可以延續下去。